7月12日,《中國建設報》刊載《智能采集讓城事“盡收眼底”》文章。文章介紹了數字政通助力自貢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通過科技賦能,構建“人工巡查+智能車巡”巡查體系,深耕城市精細化、智能化管理,讓城市更“智慧”。
“龍井農貿市場附近存在‘暴露生活垃圾問題’,請相關一線執法人員及時處置。”近日,一輛日常巡邏電動自行車途經四川省自貢市龍井農貿市場時,采集設備的攝像頭拍攝到街邊路沿處垃圾成堆,被系統自動判別為“暴露生活垃圾問題”并將圖片傳至市數字城管中心智慧平臺,通過平臺轉至相關部門。20分鐘后,一線執法人員就完成了處置。
近年來,自貢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通過科技賦能,構建“人工巡查+智能車巡”巡查體系,深耕城市精細化、智能化管理,讓城市更“智慧”。截至目前,已通過智能采集設備識別,有效上報案件5.06萬件,智能采集案件占比59%。
信息技術賦能
外觀看似是一輛日常巡邏電動自行車,內部卻藏著不少“高科技”。據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員介紹,這是自貢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創新使用的“車巡+”AI自動識別模式,采集員騎著它穿行在城市的社區、背街小巷、非機動車道等區域,進行地毯式巡查并與社區、街道建立“多元網格聯動”,重要問題及時上報,輕微問題自行處置,整合多方力量共建共治,成為城市管理的“觀察哨”。
這樣的“車巡”是每天的工作常態。自貢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不斷完善智慧城管建設體系,以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處理為核心,打造現代城市智慧城管平臺。去年9月,全力打造智能化信息采集新模式,應用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AI、算法及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配備智能采集設備,將132平方公里建成區納入巡查監督范圍,打破管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實現對城市管理工作的全區域、全時段監管和城市管理問題的高效率、高標準處置核查,形成“智能采集—立案上報—派遣處置—核查結案”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工作體系,做到“全融合、全覆蓋”。
不僅如此,自貢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還針對城市主干道、高架橋等區域的城市管理問題,應用車載智能采集設備,做到第一時間發現、上報、處置,宏觀把控呈現城市管理現狀。目前,已實現24類城市管理問題的自動發現、自動識別,覆蓋常見的城市管理問題種類,如店外經營、違規標語宣傳品、無證經營游商、暴露垃圾等,是城市管理巡查案件的“倍增器”。
人技融合增效
基于“人技”結合的模式,按照巡查監管、核查完成時限等要求,自貢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利用人工和智能設備的特性,實現人車工作重心分離,由智能設備識別上報常見的城市管理問題,人工采集城市管理的重、難點問題,通過“人+車”結合的形式,促使城市管理問題得到快速發現、快速處置,提升城市管理質量和整體形象。
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智能采集運行過程中,智能采集設備識別有效上報案件是人工上報案件量的4倍,能有效提升問題發現率,保障采集數據的客觀性和公正性,真實反映目前城市問題的現狀,促進城市管理問題的精準研判。
監管全面覆蓋
“以前城市管理問題采集方式以人工巡查采集為主,依靠采集員用腳步丈量城市,手動做好城市管理問題的登記、采集和上報工作,在采集效率、采集覆蓋面上無法滿足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智能采集巡查不受環境的影響,利用搭載高清攝像頭的智能采集車輛,搭配AI采集算法,能有效實現城市管理問題遠距離實時影像回傳與智能識別分析,可實現全天候工作,覆蓋人工采集難以到達的區域,做到城市管理巡查服務全時段、全方位覆蓋的高效采集。
同時,依托AI運算能力,結合數字城管系統平臺案件分類標準,創新城市管理評價模式,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對自貢市四區兩縣及高新技術開發區主要街道環境秩序進行智能評價,減少了考核評價的隨意性和人為因素,精準研判智能評價數據,掌握重點區域、重點類型案件信息,動態分配管理資源,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