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盛大召開之際,2024數字政通合作伙伴大會在被譽為“半部中國現代史”的福州三坊七巷成功召開。
會上,數字政通正式發布空天地一體化城市級低空經濟SAAS平臺——“星揆計劃”。
當前,加速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創新升級成為建設數字中國、科技中國的重要方向。
新質生產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其中,低空經濟是低空飛行活動與產業融合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
北京、廣東、安徽、山西、四川等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及“積極探索發展低空經濟”,各城市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力爭低空經濟“第一城”的地位。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低空經濟正成為各地聚焦的產業發展新賽道、經濟增長新引擎。有業界人士認為,2024年將成為“低空經濟元年”。
數字政通認為,低空經濟與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是智慧城市建設向“空天地”立體化發展的創新演進。為緊密跟隨低空經濟發展浪潮,數字政通構建了“全城一網”多用途城市空間數據運營新模式——“星揆計劃”。
數字政通副總裁趙明明在大會現場介紹,“星揆計劃”以空天地一體化巡查手段為基礎,建立面向城市的無人值守機場全方位自動化巡查網絡(全城一網),打通并賦能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臺,滿足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務、環保、應急等多部門不同業務巡查的需要,實現城市空間數據的動態更新,感知城市運行脈搏,動態識別城市預警信息,為數字孿生智慧城市建設,低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圍繞城市空間數據急需解決的信息技術難點,數字政通“開門創新”,通過構建 “1+5+2”系統服務平臺,即1個綜合指揮調度大屏,5個作業系統:飛控作業系統、影像智能分析系統、全息智能感知平臺、CIM更新管理系統、CIM服務共享,2個基礎支撐平臺:統一用戶中心、運行監控中心,快速、全面感知地理信息變化動態,實時、準確識別城市預警信息,實現城市空間信息一屏感知,數據資源一站式服務。
圍繞一網統管、城市生命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等業務場景,“星揆計劃”因其快速高效的數據發現和采集手段,可實現城市無死角、無漏洞的全覆蓋巡查與監測新模式。通過對多源時空數據的智能識別形成預警信息,通過系統對接,將城市實時案件推送至各政務處置平臺,實現城市運行數據的全感知、全互聯、全分析、全響應、全應用。為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等注入鮮活動力。
此外,結合已在全國二十多個地區推廣使用的數字政通棋驥無人駕駛車,包括多種場景和用途的無人車產品矩陣,通過AI智能識別算法等技術,未來有望拓展更多的低空經濟應用領域。無人車+無人機一體化巡檢系統所采集的海量多元數據實時上傳至云端數據中心,借助高級人工智能算法進行深度挖掘與智能分析,形成對城市基礎設施潛在問題的敏銳洞察和精準預測,為城市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助力城市治理現代化、智能化、精細化發展。
大會現場,數字政通與福州、合肥、溫州、煙臺、淄博、東營、安慶、池州、益陽等城市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星揆計劃”推廣與應用,提升城市運行脈搏感知敏捷性,城市預警信息動態識別能力,打通并賦能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臺,實現了城市治理的高效運行。
隨著在各個地區的扎根、落地,可以預見,“星揆計劃”將為統籌推進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的優化升級和共建共享發揮重要的作用。初步估算表明,300平方公里范圍的城市(區)建立10個無人機場,按每年面向十余家部門提供多類型空間數據服務和空間變化監測服務計算,每年可以幫助政府節省財政預算超5000萬元。